從小,就在老師的鼓勵下,從作文比賽、演說比賽,還有好多連長大以後都數不清、記不得的比賽,成了自己求學生活中的一部份。身為學生的我,老師的話就像聖旨一樣,每天乖乖的練習,時間到了就靜靜的參加,得名也好,不得名也罷,總之,它讓我的學生生涯,比別人多了那麼點辛苦,卻也比別人多了一些豐富的色彩!

初任老師,學校中的菜鳥,人家叫你做什麼,我們就做什麼,自己的比賽也好,指導學生參賽也罷,它又成為我教書生涯的一部份,而且更為多元。音樂的、體育的、語文的、科技的…幾乎你想得到的比賽,都被當時全校清一色的資深教師,只有我們三人剛畢業的毛頭小子給包辦了。當時年輕,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精力,只要身體COVER得過去,二話不說,就做了。

隨著年紀的增長,職位的不同,我開始慢慢地去思考,這些比賽背後,所應呈現的教育意義何在?參賽、訓練,本來就不是件輕鬆的事~除非你完全不它當一回事…但能這麼瀟灑的人,到也不多。如果,指導學生參賽,可以讓參與比賽的孩子,學得更好的技巧,在人生經驗、學習成長上都能有所助益,甚至在品德的陶冶上能夠知道什麼是「勝不驕、敗不餒」,那麼,個人覺得它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意義。而且以現在的觀點來看,經歷的過程,遠勝於比賽的結果…

失敗,有時不是自己努力不夠,而是別人真的比我們優秀。能夠坦然地面對,虛心的求教,失敗何嘗不是一種美?成功,有時也不是自己比別人優秀,而是在比賽的當下,我們的表現比別人好而以。重要的是,能夠在比賽的過程中,享受那種積極準備的態度;享受勇往直前的承擔,姑不論結果如何,這種人生的歷練,是一種難得的經驗,更是成長過程中,一段美好的回憶。

換個角度看,比賽,就是在測試這隻鳥,能夠飛得多高、飛得多遠?也在測試這隻鳥,能不能抵擋高處不勝寒的淒冷;能不能耐得住他人異樣的眼光與冷嘲熱諷。瞭解了深層的涵意,你就不會在意所有的得與失。因為,在飛行的過程中,本就有苦有樂,如能化為一顆巧克力,享受它苦中帶甜的滋味,沒有什麼事情不能釋懷,你更不會放不下心中千萬個牽掛…

學學野雁吧!野雁之所以要體飛翔,乃是因為集體飛行所產生的氣流作用,比「單飛」的效率增加了70%。因此可以飛得更高、飛得更遠。在雁行理論裡,我們也得到了五個啟示:1.【要有足夠的人去飛行】:越多的大雁一起飛,產生的效果越好,更証明了團結力量大的真諦。2.【要自發自動飛行】:每隻大雁拍動翅膀是提高飛行效率的關鍵。團隊經營也是如此,如果有人袖手旁觀,或者只依靠部分屬員作戰,這樣的策略發揮不了團體作戰的競爭力和優勢。3.【要大家一起飛行】:打造一個健康的、積極向上的團隊,使屬員對自己的團隊充滿自豪感和榮譽感。這麼一來,全員勢必緊跟團隊的步伐,共同推進團隊的發展。4.【要大家比著飛行】:團隊的發展同樣需要有「一石激起千層浪」的良性競爭,輪流擔任領導者,才能不斷地茁壯。5.【要大家努力飛行】:在大雁飛行過程中,隊形後邊的大雁不斷發出鳴叫,目的是為了給前方的伙伴加油打氣,互相激勵,使全體大雁在飛行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。這樣的團隊,不正是發揮1+1 > 2的最佳寫照嗎?

再看看八隻腳的螃蟹吧!將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,如果只有一隻螃蟹,他便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爬出來。但此時若有許多隻螃蟹,補抓螃蟹的人無須擔心螃蟹們會從水桶中爬出來,因為想要往外爬的螃蟹會被其他的螃蟹給拉下來,到最後沒有任何一隻螃蟹可以爬得出水桶…

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?是大雁?是螃蟹?還是其他?飛行中的大雁,最前方的領頭雁是隨時在換的,就像團隊中的光環,會在不同時間,落腳在不同人的身上。世界上很多的事情,不是成語中的「你死我活」,可以像刀切豆腐一樣,一分為二。光環不在自己身上,不代表自己不優秀,就像領頭雁,牠暫時擁有光環,但牠不會永遠是同一隻,是一樣的道理。如果只是頭腦簡單的二分法,非女即男,非藍即綠,非同志即敵人,那麼我可以清楚地建議這個人,去看醫生吧!因為他可能患了狹心症!…

當光環在某人身上時,他可曾想過,有多少人為了他而鼓掌叫好?不同的場景,物換星移,難道別人擁有光環時,何嘗不希望得到某人的掌聲?如果這個人只想得到前者,而從來沒有給過後者,那麼建議這個人拜讀一下愛因斯坦的「相對論」,看看有誰會一直不停地為他拍手,用自己的「真心」,去交換他的「絕情」?

適可而止吧!展翅,是為了証明「我們」有多大的能耐,能夠飛得多高,而不是在決定,現在的光環在誰身上。一部機器運轉的順利,任何一個小螺絲釘都很重要,當某人用鄙視的眼光看著大家時,別忘了,別人也會用同樣的眼光看著他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j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