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兔賽跑,相信是許多人小時候都看過的童話寓言故事,從小,老師們都要我們效法烏龜契而不捨的精神,這樣才有機會打敗兔子。從這個故事中,不由的讓我們對烏龜多了一分尊敬,也對兔子的驕傲而感到遺憾。然而,隨著年齡的增長,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,或許也是我們該重新檢視龜兔賽跑背後所代表意義的時候了…

 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,烏龜之所以能打敗兔子,其實是有兩個因素都存在時,才會產生的結果:一是烏龜真的很努力,自己不放棄自己,才能讓自己有獲勝的機會;二是這隻兔子會去睡覺,而且睡得夠久,才能讓烏龜獲勝。如果這兩個條件只有一個存在,烏龜是不可能獲得勝利。換句話說:烏龜的成功,不全然是操之在我,也操之在別人。因為,烏龜只能打敗懶惰的兔子,而不能贏過認真的兔子。

  為何筆者要提出這樣的論點?這不是在否定烏龜的努力,而是在期勉大家,如果有朝一日,你有能力成為一隻兔子時,你絕對要當一隻認真的兔子,因為,只要你夠努力,成功是可以完全操之在己;但是,如果你一直無法成為兔子,那你更要效法烏龜的精神,加倍的努力,一旦你遇上了偷懶的兔子,你就有翻盤的機會。雖然你也有可能遇到勤勞的兔子,而讓自己屈居下風,甚至完全沒有贏的機會,但沒有人會怪你,因為,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力量,雖敗猶榮了。

  換個角度看,同一個人,在A領域中,有可能隻烏龜;但在B領域,卻可能是隻兔子。你的生涯規畫,是要在A領域當隻烏龜,然後非常非常的努力,並且期盼遇到一隻愛睡覺的兔子,讓你有贏的機會與希望;還是要在B領域中,保持一貫認真的態度,然後遠遠地將烏龜拋在身後,並獲得最後的成功?答案已經非常的明顯。迦納的多元智慧,提到人有八種不同的智慧,身為教育工作者,是不是應該引導學生,找到學生各自的專長,讓他們在其有興趣、有能力的領域,成為一隻兔子,並且指導其隨時保持警覺,隨時惕勵自己,不可以偷懶,建立正確的工作與學習態度,這樣,在你身後的烏龜,將會毫無機會,只能苦苦追趕,而卻無法迎頭趕上。

  如果可以讓你選擇,你會選擇當隻兔子,而且是隻認真的兔子?還是要當一隻只有一半操之在己,一半看別人臉色的烏龜?相信,在你我的心中,都會有個明確的答案!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j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